話說彩票|越窮的人越喜歡買彩票,難道彩票是低收入人窮人稅?

為什麼越窮就越喜歡買彩票,彩票是低收入人群的「窮人稅」?
內容目錄
為什麼越窮就越喜歡買彩票,彩票是低收入人群的「窮人稅」?
相信我們大家或者身邊的人,或多或少都有過購買彩票的經歷,一張彩票也不貴就當買個樂子,萬一能中獎就更好。但是在科學界,對於彩票是有着正經研究的,而且還有專業的係數來作為參考。其中有一項很重要的指數,是彩票發展指數。可以理解為彩票的銷售額與生產總值(GDP)的一個比值,這個指數越高,就說明這個國家或是地區的人們越熱衷於購買彩票。
早年,有一項調查研究表明,就國內各地區的彩票發展指數來看,西藏的彩票發展指數最高,以為0.940%。而上海只有0.237%為排最末。這個調查統計的結果是,最喜歡購買彩票的地區是西藏、雲南、貴州、甘肅等。
曾著有《彩票的戰爭》的美國作家Matthew Sweeney也指出,在購買彩票上花銷最多的人,往往受道德教育程度相教花銷少的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要低、收入要少。
一般來說,越是有錢的人,應該繳納更多的所得稅。但彩票確是窮人繳納的比例更大。所以有的人也把彩票稱之為「窮人稅」。
美國名校卡內基梅隆大學,有一位行為經濟學家叫做艾米莉·海斯萊,他在《短視的冒險:彩票購買中短視決策的影響》一文中公佈了兩個有趣的實驗結果,結果表明「貧窮的感覺」會促使人們買彩票。
在第一個實驗中,實驗者會暗示受調查者一個隱性的標準,當受調查者意識到自己的收入低於這個標準時,絕大多數人往往能夠想到的就是買彩票。在第二個實驗中,海斯萊進一步驗證了「貧窮感」的刺激作用——如果告訴實驗者,他們與有錢人能得到完全平等的收益率時,他們可能會購買更多的彩票。
當然,人們之所以願意購買彩票,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,那就是彩票的投入相對少而收益高,即便囊中羞澀,一張2、3塊錢的彩票也並不是很大的開銷,對普通人來說是完全可以承受的。
同樣數額的貨幣刺激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上,刺激效果是完全不同的,對收入較低者效果會更明顯。舉個例子,馬雲某天刮獎中了100萬塊,他可能略感開心,吃飯時候多扒兩口飯。而如果我們中大部分人中了100W塊的話,很可能就高興得手舞足蹈,徹夜難眠了。
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彩票的希望很渺茫,這是一個極小概率的事件,但為什麼還是有人在堅持不懈地買彩票?
據科學研究,有可能是因為人的大腦缺少了計算複雜概率的能力。因此一旦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,尤其是數學上的,人的大腦就會出現「返祖現象」,最快的時間做出直觀的判斷,比如買一張彩票。
具體的過程是,人們強烈渴求解決辦法時,會激活大腦的部分區域,去解決困惑和迷茫帶來的焦慮,這種焦慮的感覺,會促使人不自覺地退回到直覺模式,選取最直接的手段來解決,而不是通過大腦的邏輯判斷來解決。
更形象地描述一下這個過程,那就是在進行購買彩票的時候,大腦會呈現這樣一種狀態:從彩票可能讓自己一夜暴富,一直聯想到自己窮困潦倒的處境。過去強烈的反差感,增強購買彩票的慾望。這個時候,你甚至已經開始幻想自己中獎後,如何去處理這一比巨款了。
所以當我們想要購買彩票時,相對於幻想中獎所帶來的快感,購買彩票這幾塊錢的損失,在我們眼中已經是微不足道的了。